查看原文
其他

梁言实录 |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· 关于“城市人”(三则)

王平李锦峰刘娟娟 国际城市规划 2022-07-10


这两天上课的内容是“城市人”理论,我是第一次接触,很高兴能在访学的最后时期听梁先生讲述这个理论。“城市人”理论借鉴了“经济人”理论,但又尝试解决“经济人”理论中“人是自私的”这一不可证伪的假设。在今天的课上,梁老师谈到了想象力问题。梁先生谈到一个观点,中国在模仿西方,借鉴西方的理论解释/解决中国的问题,如市场经济理论等,但学的不像,而且他认为恰恰没有学习到西方最核心的思维,表现在想象力不够,也就是创新不足。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,这一点毋庸置疑,但无论是科技领域的创新、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抑或政治领域中的创新,都是很难的。中国人常常被批判没有创新精神,除了创新思维,中国本土的制度、环境、文化等都不利于创新,“钱学森之问”就是切中了这个问题。归根结底,想象力不够,不允许试错,不接受失败,或者试错的成本很高,常常让我们缺乏想象力,创新不足。
 
王平,中国浦东干部学院,副教授
 
 
 
城市是一个物质实体,更是一个生命有机体。但是,物质本身并不能构成城市,它必须在物质之外获取灵魂和精神的力量。城市人是完成这一转变最关键的环节。城市人的理念告诉我们,城市是由人构成的,以人为本,而人是有精神的活动的实体和历史的构造者,同时也是城市的建设者。正是因为有了人,城市才获得生命,因为有了人,城市才成为移动的有机的空间。所以城市人是城市灵魂的根本,而且城市构成了现代城市内在突破、自我批判的力量,他让现代城市从过去的物质主义和资本生产当中解脱出来,走向一种崭新的社会形式。
 
李锦峰,上海社科院,副教授
 
 
 
亚里士多德说:“人类天生是政治动物”。为什么是政治动物,而不是社会动物呢?社会属性难道不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灵的一个本质特征吗?起初我对其这句话并不太理解。随着学习,渐渐地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含义。在这位哲人的思想逻辑中,人天生是想要生活在一起的,聚居成国(城邦),其目的不是为了避祸,也不是为了致富,而是为了活得更高贵、更像人。因此,一个理想国家应该以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为职责,而这必以一个以共同利益为目的的政治制度为前提。一个城邦的政治基础是人民按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去参与政治,以实现个人和众人都活得更高贵。
 
梁教授把“城市人”定义为“理性选择聚居,去追求空间接触机会的人”,不同“种类”的“城市人”追求不同的空间接触机会,但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——追求更美好的生活;更具体一些,是追求安全、便利、舒适和美观。但现实中“城市人”和能够承载这些“城市人”的“居”如何匹配才更合理?其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难以平衡的因素,而且很明显,“城市人”与“城市人”之间获取更好空间接触机会的能力也是有差别的,不可能实现均等。处理不同“城市人”之间的不平衡不是规划者的任务;规划者能做的,是提供一个能够更好地实现协调的平台。
 
刘娟娟,英国利兹大学管理学硕士,自然资源部副调研员

相关阅读

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· 关于公共政策评估(三则)
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· 关于普世价值(二则)
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·关于公共政策评估

编辑:秦奕

排版:张祎娴


——to be continued——


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
欢迎在朋友圈转发,转载将自动受到“原创”保护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